腸鏡是內窺鏡的一種,主要用于檢查腸道疾病,包括大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結腸癌等,如果有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瀉、腹部腫塊等病癥,都可以考慮做腸鏡。腸鏡檢查前,要避免進食流質,檢查當天服洗腸液,必要時給予清潔灌腸,檢查時,患者作左側臥位,雙膝屈曲,醫生將腸鏡慢慢由肛門放入,進行檢查。下面和德惠市醫院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腸鏡檢查什么病以及腸鏡怎么做吧。
一、腸鏡是什么
腸鏡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醫學儀器,直徑大約1厘米,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直到大腸,可讓醫生觀察到結腸和大腸的內部情況,是醫生用來檢查大腸及結腸內部病變的一種診斷方式,不少患者到胃腸外科就診或是體檢時,醫生都會建議進行腸鏡檢查。
二、腸鏡檢查什么病
腸鏡用于檢查人的大腸和結腸,可以用來檢查大腸息肉,大腸炎癥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結腸癌等,凡屬于下列情況而無禁忌癥時,均可以使用腸鏡進行檢查: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瀉。
3、原因不明的腹部腫塊,不能排除大腸及回腸末端病變者。
4、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
5、疑有良性或惡性結腸腫瘤,經X線檢查不能確診者。
6、疑有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
7、鋇劑灌腸或腸系檢查發現異常,需進一步明確病變的性質和范圍。
8、結腸癌手術前確定病變范圍,結腸癌、息肉術后復查及療效隨訪。
9、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
結直腸癌是一種高發的惡性腫瘤,全球年發病人數約185萬。我國每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有近50萬,其中將近一半的患者因為沒有早發現早治療而去世。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結直腸癌最重要的診斷方法。通過腸鏡檢查,可以發現早期的結直腸癌、結腸息肉,對于已經發生癌變的息肉,可以直接在內鏡下直接處理。德惠市醫院小編提醒大家,尤其是有家族病史和40~50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去做腸鏡檢查,及時檢查可以發現早期的結直腸癌、結腸息肉。